yehzu's blog

[2006年9月14日]

扁ii

倒扁
這不是任天堂新主機Wii,這是倒扁!
陳水扁做總統做成這個樣子,也該下臺了吧?
每每遇到事情只會講:「追討國民黨黨產」、「兩蔣時代也是這樣的」,拜託現在都什麼時代了?要比那甘脆去比比周幽王算了嘛,古人說:「亡羊補牢,猶未晚也」,現在一個在貪腐的傢伙就在那邊難不成還要讓他貪下去?

再來還有一群讓人受不了的人,這種人很會「人云亦云」,找到機會就來罵一罵,他們罵那些在凱道上的群眾「讓北一無法上課」、「吵到台大醫院病人安寧」。奇怪了,不知道你是北一學生還是醫院病人?怎麼罵得比他們還要兇啊?

當一個總統做到「阿扁可以不看、不聽,我還是過得很快樂」的時候,還敢說自己是民意選出來的總統嗎?因為是對自己不滿的聲音就不看不聽,這還算哪門子的民選總統?

下台吧阿扁,這樣只是讓你越來越難看而已。

最後附上《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23 意見:

匿名 | 8:42 上午

同感

匿名 | 10:09 上午

第一個,關於貪腐,這點需要斟酌。陳水扁總統的親信犯法且以判刑。但陳水扁總統涉及的案件司法程序仍在進行中。當然,我們可以說當總統涉案時便應該下台,但是我們不能夠直接說他貪腐。

第二,關於『每每遇到事情只會講:「追討國民黨黨產」、「兩蔣時代也是這樣的」』。陳水扁總統的確時常說一些不當的話(例如上述的兩蔣),做一些不當的事(例如所謂迷航之旅)。但每次說追討國民黨黨產的是民進黨,而非陳水扁總統。而「兩蔣時代也是這樣的」這是最近國務機要費問題時才出現的。民進黨在面對倒扁時說是「奪權陰謀」,這怎麼會是一個民主政黨該說的話?就一個以追求改革的政黨而言,能夠這樣說話,陳水扁總統與民進黨都應該下台。

第三,關於倒扁,我個人認為這活動本身具有正當性,但沒有太大的意義。陳水扁下台並不能改變什麼。媒體的操弄、制度的缺失並不會隨著陳水扁下台而改變。根本上,倒扁是治標不治本的活動。
七一五學者說:「民主不只是一套安排政治權力的制度,它同時也是一個要求其公民不斷反省、有意識地更新,不斷充實其內涵、提昇其理想的道德社區。」然而台灣社會在媒體與政客的操弄下,卻跳過了「不斷充實其內涵、提昇其理想」這一步,來到了激情的街頭運動(街頭運動必然比紙上談兵激進,這點應該不用討論)。

而面對歷史,我們也是欠缺反省的。吳叡人說:「在臺灣民主化過程中,最令人遺憾的事,就是「轉型正義」的問題沒有處理。」,這點我們可以從陳水扁可以用「兩蔣時代也是這樣的」看得出來。一個從以改革為訴求的政黨出來的總統居然可以如此不知反省歷史,這也足夠讓他下台。我們要如何去反省歷史,還給過去的受難者一個公道,這也是我們必須去努力的。

相較於幾個台灣民主的結構性問題(媒體、制度、歷史、公民文化、政黨),施明德的倒扁活動並不具有太大的意義(儘管這是正當的,甚至是必要的),然而我們卻耗費了這麼多的社會成本投注到這個活動,甚至把對於當前局勢不滿的情緒都轉化到這個活動。當活動落幕時,我們要如何再找到這樣一個時間點去反省這些問題?這反倒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另外介紹一個HEMiDEMi的群組:萬國博覽會
http://www.hemidemi.com/group/ForDemocracy/

關於這個群組的宗旨,請看

人行道 | sideway: 【串連】我們把這個標誌給搶回來吧!(v2.0)
http://swalk.blogspot.com/2006/07/v20blogologycpes.html


另外有幾篇是我認為該看的

爵士狗 汪汪叫:我們把這個標誌給搶回來吧 - Yam 樂多日誌
http://blog.roodo.com/timojazz/archives/1908269.html

寫給台灣的情書:重新走過
http://blog.roodo.com/michaelcarolina/archives/2057169.html

建青中年/chienching1966:重訪建中
http://blog.roodo.com/maturitas/archives/544933.html

匿名 | 10:44 上午

北一我不敢說,台大醫院的安寧確實會嚴重干預(有認識的人...)
姑且不論這活動目的的正當性,這樣在首府要地聚集確實會造成許多負面的影響

而且我同學之前只是路過還因此被訪問 XD

匿名 | 10:46 上午

我們班是沒有什麼感覺啦
別班的話據說中正樓比較嚴重

匿名 | 11:25 上午

當一個堂堂總統只敢跑到國外說自己有用發票核銷機要費,到國外說有「間接」拿過SOGO禮券。身為一個有思考能力的人,我一點也不相信他沒有貪瀆。雖然現在已在司法階段,但我對司法沒啥信心。其實這東西人民自由心證,而產生的效果就在下次選舉之時。

第二,陳水扁也是民進黨的啊,不久前他才回台南面對他的好公民宣示追討黨產呢。

陳水扁不下台那更是不能改變什麼,他繼續他的厚臉皮、繼續他的「新中間搖擺路線」、各部會院長換來換去、政策變來變去,這就會對台灣好?當一個國家領導人牽涉這麼多弊案,他要如何來治理國家?就像《大學》中說的:修身、齊家、治國,當一個人家都管不好了如何來治國?

而陳水扁的做法,更是逼人民上街頭。所謂官逼民反,一個領導人可以面對這麼多人民的聲音卻不應不理,只向支持他的群眾眉開眼笑,人民只好走上街頭表達,只不過陳水扁臉皮可真厚。李宗吾《厚黑學》中說的劉備恐怕還沒如此之臉厚。

最後,既然這是必要的活動,那就該支持它。或許陳水扁可以不看不聽,但是當這最後跟民進黨的利益有直接衝突的時候,恐怕是最精采的好戲了。

匿名 | 11:36 上午

To:布衣
我知道對病患應該是會有滿大的影響,只是每次我看到那些明明就不住在附近卻罵得比那些病患還大聲還憤慨,覺得很可笑而已XD
而且這聚會是有申請的合法聚會,也是公民的權力之一。

不過繼上次的PM=DRT被破解後,我好想知道有沒有人可以破解這「扁ii」XD

匿名 | 5:22 上午

唔 你真早起@@
我一直不相信檢調辦到高官會有什麼公正力,這就是為什麼小市民東西掉了沒人理、大官掉東西幾小時就找回來了。司法獨立?現在的台灣司法有獨立嗎?

關於第二點,我也沒說是陳水扁每次在說。討黨產是有正當性,但是他們每次都在那裡打嘴炮然後再把這個當作自己的護身符,看了真是厭煩。

為什麼要阿扁下台?這樣的一個總統如何做人民榜樣?有這樣的總統我們國家怎能抬得起頭?做得爛也就算了,偏偏又要搞有的沒的,講些做不到的話、花大錢搞正名,這是民怨啊!這股民怨如何平息?人民已經給阿扁太多機會,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會到如此地步的原因。

我並沒說已經沒人擁護陳水扁或是民進黨,台灣是個不成熟的民主社會,這點由民進黨的「保皇」行為就可以看出來,罷免案無法交由人民決定,在立法院就過不了了,民主?哪裡輪得到人民呢?

匿名 | 6:14 上午

第一,我們並不一定要相信陳水扁總統沒有貪瀆,但是在司法審判出來前,任何一個人對於陳水扁總統先行定罪都是對於法治的傷害。如果我們對於司法沒有信心,也就是我們對於社會最後一道行為防線沒有信心,那這個社會有何秩序可言?又,若對司法沒有信心,談何法治?我們不能夠口口聲聲說要司法獨立,另一方面又自己扮起法官。

第二,請注意我說的是「每次」。陳水扁總統是民進黨的沒錯,但是黨務機關並不直屬陳水扁。陳水扁說錯話,民進黨可以選擇要不要為他辯解。就我的了解,民進黨說要追討黨產的次數比陳水扁多。而追討黨產,本身也具有一定正當性,只是國民黨不讓步罷了。

第三,陳水扁下台依舊是民進黨執政,難道你不相信陳水扁卻會相信民進黨?民進黨說「鞏固權力中心」、「99下雨是天佑阿扁」,從這些詞彙都可以看出來這個政黨爛到骨裡。難道陳水扁總統下台就可以改變問題?我說過,根本上,倒扁是治標不治本的活動。儘管他是可能是必要的,對於這樣一種不能夠帶來進步的活動,我為什麼要支持?換人做不會更好。但是進入倒扁「靜」坐時,只要陳水扁總統不下台就是死局,一點轉圜空間都沒有。如果陳水扁不下台,這些民眾的怨氣要怎麼平息?施明德的愛與非暴力要如何維持?還沒上街頭前還好,上了街頭要如何控制?上街頭前還有討論空間,上了街頭後施唯一的訴求就是陳水扁總統下台,萬一陳水扁總統不下台,這個活動要如何平息?難道坐到一年多後陳水扁任期結束嗎?

第四,我們可以看不起、不支持陳水扁總統(或與民進黨)。然而我們不能夠說台灣已經沒有人支持陳水扁總統(或與民進黨),在一個民主的社會,怎麼會是你倒扁的群眾說要下台就算?那支持陳水扁總統的群眾空間呢?這是我相當看不起中時與聯合、自由的地方,他們只片面的提供倒扁(中時、聯合)/挺扁(自由)的言論,然而我們不能夠在一份報紙裡同時看到兩邊的意見,這樣的媒體實質是綁架群眾的媒體。當我們拒絕對話時,我們還能夠說這是個民主社會嗎?在民主社會裡,人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當兩邊沒有對話時,這個社會要如何運作?


最後再附上一篇文章

龜趣來嘻Networked: Referendum 2.0
http://www.bigsound.org/portnoy/weblog/001845.html

匿名 | 9:33 上午

關於司法公正的問題,你說的「這就是為什麼小市民東西掉了沒人理、大官掉東西幾小時就找回來了。司法獨立?現在的台灣司法有獨立嗎?」並不是司法單位(法院),而是執法單位(警察局)的問題。

另外,正由於台灣是一個不成熟的民主社會,所以我們更需要去努力維護一個對話的空間。我們不一定擁有權力,這些權力也不一定要我們直接行使。但是我們必須讓每一種意見有表達的空間。這是為什麼我不支持施明德倒扁運動的原因,那是一個具有正當性的活動,但是他把整個對話的空間縮小了,把對立的情緒提高了(當然過程中民進黨的態度是重點之一)。當時七一五聲明出來的時候我會連署,但是倒扁活動我並不支持。

匿名 | 11:26 上午

我一直覺得很納悶
罷免案應該可以由人民發動啊
怎麼會一定要經過立法院?
我的主義課本上有抄到如何罷免總統的筆記耶~~

匿名 | 6:55 上午

看來你和我討論的是不同的東西。我並沒有達成轉化議題的目標。(是的,我是為了轉化議題而回覆的)

你所在意的,是陳水扁下不下台。而對我來說,只剩一年多,這已經沒有差別了。只是它越晚下台,我們就不能夠放心,不能夠看到社會的暫時安定。

然而短期的安定比不上長期的安定。

我所在意的是我們能不能夠去建構一個溝通的領域,能不能夠去跨越虛偽的黨派對立,而進一步的反省我們的政治文化與歷史。我們能不能夠跨出現有的框架,用想像力建構一個更好的未來。我們有沒有辦法,把人民的力量聚集起來,朝這個目標邁進,去建構未來20年,甚至是50年的政治安定。現在是去做這件事情的最佳時機,而我們卻把目標看的如此短小。

施明德說:「這是台灣人民的勝利」。我不知道他是從哪個角度做出這種評價。三十萬紅潮,我看不到勝利的戰果,就好像去年香港反全球化的大遊行與年年舉辦的七一遊行,數年前台灣反反分裂法的遊行、牽手護台。我們做了一個看起來有意義,但是沒有實際影響力的動作,這個動作正代表著我們的無能,它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我們:「你們這些人改變不了什麼,儘管上街頭吧!」。在這一刻,我看到的是台灣又再次錯過改革的機會。我們得等到下一個總統出問題時,才能夠再有改革的契機。

就像建中班聯會在60屆校慶紀念品事件時鬧的沸沸揚揚,但是事情一過,改革的契機也就過了。

事實上,紀念品的問題53屆就出過一次。今年會不會再來,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是,人總會下台,但問題卻依舊沒有解決。

我們不需要多一個人去喊阿扁下台,那沒有民進黨大老出來,可以說是沒有用的。我們需要的反而是更多的人去思考未來的台灣。

雖然我自己知道,把問題鎖定在一個人身上比推動一個制度的改革、文化的改革更為容易。

以上。

匿名 | 7:55 上午

偶就素不下臺
來在多人靜坐也依樣
牟李思杯安ㄋㄨㄚˋ

匿名 | 10:22 上午

當一個總統整天跟以前比爛的時候,人民不發出聲音,那麼以後的總統是不是會依樣畫葫蘆?

為什麼會政黨對立?如果你有去看看深綠份子的blog的話,你就會知道為什麼。省籍、族群、城市都是他們可以說「共黨」的依據,可以以此來分「台灣人」、「中國人」。你知道台北在他們眼中是「中國城」嗎?你知道台北在他們眼中是「中國豬」的地盤嗎?這些說完後再來說族群和解、再來說大家要愛台灣。而我們的執政者更是箇中好手,這樣的台灣會好嗎?台灣已經這樣糟了再兩年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就像台灣總統的開放民選,若當初不是1992年民進黨在台北車站那裡集會給政府壓力,而是在那邊整天發表聲明,你想當時的國民黨會理他們嗎?「權力使人腐化」,當一個人握有權力時你要他做對自己不利的政策有可能嗎?

今天在挺扁的場子有主播台被拆、有記者被追著打,現在他們腦子裡想的是什麼,李鴻禧今天就說了:「想了很久,原來是他們不想讓本地人做總統」,現在變成只有阿扁是本土政權、只有支持阿扁才是台灣人。這不就像是一種造神運動嗎?他們說北車那些是「紅衛兵」,可是他們不才是名符其實的「綠衛兵」嗎?

有師如此,無怪阿扁也是如此

匿名 | 12:25 下午

從趙建銘案也可看出司法不公的地方。

維護一個對話的空間?總統都已經不看不聽了要怎麼對話?民進黨都要保皇了怎麼對話?對話的內容是啥?組閣換下台?是誰說「雨淋一淋就會散了!」?當初縮小對話的人可不是施明德啊

七一五聲明再怎樣也只是嘴炮一個,連署有何用?就像「我們把這個標誌給搶回來吧!」串聯一樣,串得再爽有何用?當一個政府對人民的聲音不聞不問,那也無法怪民眾只有上街一途了。
--
根據《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70~73條,罷免程序是:
1. 由1/4的立法委員提議
2. 2/3的立委投票通過 (目前就是在這裡有困難)
3. 交付公民投票 (須半數公民參與投票,且半數投票公民贊成罷免總統)

匿名 | 12:34 下午

在明"明德"XD

匿名 | 7:46 上午

對立,是由於我們的懈怠造成的。我們懈怠於思考,我們懈怠於溝通,我們懈怠於參與;我們依賴,依賴媒體給予我們真相,依賴政客們引領我們前進,依賴政黨給予我們明天。然而明天不是政客可以給予的,明天是要我們自己掙來的。

你依舊沒有看懂我說什麼,如果你只是要指責,指責誰誰誰引起了什麼,那容易,從黨外運動以來台灣到處是指責,要讓指責延續到下一個世代也不是那麼困難,只是我們不會有進步而已;如果你寄望於倒扁能夠帶來更好的明天,那也無妨。

如果你無心溝通,無心跨越,我也沒有必要多費時間。雖然停止溝通是消極的行為。

匿名 | 12:23 下午

是啊,為了我們的明天所以我走上街,我要為以後的執政者樹立一個典範。執政者有的不只是法律責任(基本上也不會有,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52條除了內亂及外患罪他都有刑事豁免權),他還有政治責任,還有對自己的「高道德標準」。若以後每個執政者都以陳水扁這樣的方式來執政,那台灣才是真正的完蛋。

指責是一定要有的,就像你那般指責媒體一樣。但若是台灣沒有指責的聲音,而像魏晉南北朝般「清談」,何者會進步?有歷史為鏡。

我今天若無心溝通的話也不會在這邊回應你了,所以我實在不理解你此話的意義是什麼。

匿名 | 9:32 上午

溝通是討論,
討論是為了取得共識,
然而辯論不是,
辯論是為了讓自己的言論取得優勢。
你是在辯論還是在討論,你自己清楚。

我的目的在於溝通,在於延續鄭龜兄Referendum 2.0的任務,在延續715學者他們的理念。
駝客站本身,也有部份是在推動這個理念。
一個可以溝通的場域。

顯然在這裡我沒有辦法達成目的,
這當然我自己也有問題,我沒有辦法去用好的手法來達成這個目的,
我也沒有辦法去用更和緩的語氣,更多的同理心去面對,
我甚至沒有及早發現我也陷入了辯論之中。

但相對的,
你自己也無心跨越。
就此,我也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在這上面。

匿名 | 11:54 上午

為何沒有共識?
因為你說的東西並沒有說服我,那當然沒有共識。共識的產生不是你想要有就有。你不了解我所堅持的,那麼怎麼會有共識?

不是每個人都要贊同你的理念,你可以盡情的在這裡說你的想法,你可以表達你自己的立場,在這裡不會因為你的想法跟我不同我就把你打成另一種人,這才是溝通。但如果你到最後只是說我「無心超越」,那麼,我真的不知道你的溝通是什麼溝通?

匿名 | 10:25 上午

請你停下鍵盤,
重新檢視,重新爬梳你自己的言論
看看你從頭到尾的言論,包括社博那篇。
你是否發現你在無止盡的為自己的觀點找依據,找藉口?
你的每個回覆都是反射性的防護,
你為了無數小細節耗費心力去維護這些小細節的「正確」,
以支持你的觀點「正確」,
再進一步的去去反駁別人的看法,
你要的是辯論,不是溝通。
你要的是別人認同你,和你一樣支持倒扁。




然而我的討論重點早已不在倒扁。




我第一篇就說:

「民進黨在面對倒扁時說是「奪權陰謀」,這怎麼會是一個民主政黨該說的話?就一個以追求改革的政黨而言,能夠這樣說話,陳水扁總統與民進黨都應該下台。」

「一個從以改革為訴求的政黨出來的總統居然可以如此不知反省歷史,這也足夠讓他下台」

「施明德的倒扁活動並不具有太大的意義(儘管這是正當的,甚至是必要的),然而我們卻耗費了這麼多的社會成本投注到這個活動,甚至把對於當前局勢不滿的情緒都轉化到這個活動。當活動落幕時,我們要如何再找到這樣一個時間點去反省這些問題?這反倒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我的立場很清楚:「陳水扁總統該下台」,但我討論的重點不在於倒扁,我提出的看法很簡單:「我們要如何去反省台灣民主的結構性問題(媒體、制度、歷史、公民文化、政黨)」。

然而你卻只看到「陳水扁下台並不能改變什麼。」,
你把我對於每一個小點的看法當作對陳水扁應該下台的否定,
於是不斷的去對於每一個小細節解釋,去告訴我「陳水扁一定要下台」
我已經厭倦了這種討論,這種討論毫無意義,
你並沒有看進去我說什麼,只是不斷的告訴我那個是嘴砲,倒扁才是對的。

所以我說你不能夠超越,不能夠去超越倒扁,不能夠去超越政客所說的那些旨在維繫權力,挑撥人民的錯誤言論,
反倒只抓著那些人的錯誤言論,去說當前的一切都是他們造成的。
他們就是陳水扁那群人,陳水扁更是集其精華之大成,所以我們要倒扁,
對於我所說的一切,你的答案只有「倒扁」。

這是討論嗎?不,這是辯論。
而我居然跟你一起陷入這種永無止盡的辯論。

你說我不了解你堅持的,但是這卻是一開始你就這樣認定的,不是嗎?
你既然已經認定我不了解我你說什麼,我要溝通什麼?我們要有什麼共識?

你無法了解七一五、萬國博覽會究竟要做什麼,
如果你對七一五的評價只有「嘴砲」,顯然你看不清楚它到底要說什麼。
而你也不會看清我要說什麼。

我厭倦了這種你所謂各說各話,要花無數的時間去重複同樣的論點的討論。



Whoever fights monsters "should see to it that in the process he does not become a monster".

「民主不只是一套安排政治權力的制度,它同時也是一個要求其公民不斷反省、有意識地更新,不斷充實其內涵、提昇其理想的道德社區。」

「在線上討論不斷變長的情況下,把話題扯到阿扁身上的機率會趨於一。」

匿名 | 11:09 上午

你第一段的論述很奇怪,我這整篇既沒有要求別人要跟我一起支持倒扁,也沒叫別人認同我,我只是闡述我的想法,你接受不接受是你的事。
「你要的是辯論,不是溝通。
你要的是別人認同你,和你一樣支持倒扁。」?
這只是你把你自己的主觀認定(或者是你的目的?)投影在我身上吧?

至於你後面所談到的東西,那我想反問你,阿扁留在那個位上能夠改變什麼?你期待他過了這些風波後能有所作為?還是你純粹希望慢慢的等直到有人能夠注意到人民的聲音?這是為什麼我稱之為「嘴砲」,由一群學者在那邊呼籲,事後不了了之;網路上的寫手紛紛加入響應,最後變成只是歷史的小事件一個?反思很重要,但是只是反思而未付諸行動有什麼用?紙上的空泛聲明能帶給台灣什麼?這就像你說的反反分裂法遊行「我們做了一個看起來有意義,但是沒有實際影響力的動作」

後面那一大段我也不想回了,那是你自己的主觀認定。當然,你有這個權力,你可以揣測我的想法我的目的,但是如果你所謂的溝通是在這種不信任的模式下,那我想也不值得溝通什麼了。

匿名 | 7:58 上午

你沒有檢視你自己的言論。
從來沒有。

我厭倦了這種你所謂各說各話,要花無數的時間去重複同樣的論點的討論。

你並不了解七一五的學者到底要些什麼,你並不了解萬國博覽會要什麼,你不了解什麼是討論,這一切不是辯論可以澄清的,你要自己去反省,去思考。
然而你的眼裡依舊只有倒扁。

你以為他們要的只是倒扁?錯了。
他要我們自己去反省。
他提醒了我們最重要的事,
埋沒在政治紛擾下面的重要課題。

你為了無數小細節耗費心力去維護這些小細節的「正確」,
以支持你的觀點「正確」,
再進一步的去去反駁別人的看法,
你要的是辯論,不是溝通。
你要的是別人認同你,和你一樣支持倒扁。

不要說你「沒有要求別人要跟我一起支持倒扁,也沒叫別人認同我,我只是闡述我的想法,你接受不接受是你的事。」
事實擺在眼前,你無意討論我的問題,你只是在回覆中一再重複的去重申倒扁的必要。
背後的含意是什麼,你自己應該清楚。
不過從你的言論看起來你根本不清楚。

你大可以說我是主觀認定。你大可以說溝通是如何如何,然而事實是你無心溝通。

而我不需要跟一個無心溝通的人繼續討論,我也不曉得一長串回覆卻根本沒有去觸碰別人提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樣的討論。你既然沒有要討論我的問題,哪我也沒有必要繼續去回覆你。

駝客站並不需要不能溝通的成員,
而我也不能夠保證你在這篇給我的觀感不會影響到日後的合作。
所以,我在此告知你已經不再是駝客站團隊的一員。
所有的密碼我都已經更改完成。


這是最後一篇回覆,請你自己檢視你的回覆,包括社博那篇。

匿名 | 11:02 上午

在要求別人之前請先檢視自己,你一味的認定我就是要說服你去倒扁,一味的認定我要反駁你的看法。這就是你所謂的溝通嗎?

你這篇長的跟上一篇幾乎是一模一樣,你有認真思考過嗎?還是你衝動脾氣下的一篇文章?你參加了你所謂「反思」的活動,但你有身體力行嗎?我好像看不出來,你寫到後來就只會說我「不是在討論」「就是要倒扁」,扣帽子總是比說服人來的容易。

繼續吧,因為我的想法跟你不同你就說我是不可溝通的人。當你在指控我時,你有想到自己也犯了些什麼毛病嗎?

最後,用此手段來把我踢出駝客站真是低級,就像房東把鎖換光了再告知房客你不能進來了是一樣的荒謬。不過既然都這樣搞了那幹麻不連主頁面「工作區」一併改改?真是好笑

張貼留言